地处湄洲湾南岸的泉惠石化工业园区成立于2005年,是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和千亿产业基地之一。18年来,园区已建成中化15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及80万吨/年芳烃龙头项目,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日益彰显。2022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约1209亿元、税收约75亿元。
同样位于湄洲湾南岸的泉港石化工业园区与泉惠石化园区隔海相望。近年来,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着力推动石化产业朝着“原料多元化、产品高端化、产业集群化、绿色低碳化”方向发展,不断健全完善产业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预计到2025年,园区乙烯规模可达130万吨/年、丙烯规模可达95万吨/年,合成材料规模超218万吨/年,建成国内一流的合成材料产业基地。
沿着海岸线,与湄洲湾石化基地相距200多公里的漳州市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是全国唯一的台湾石化产业园区,也是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目前,古雷石化基地初步形成“芳烃-聚酯”“烯烃-塑料”两条千亿能级的产业链。此外,已有奇美、台达化学等 10 余家台资企业及桐昆集团、中国天辰、濮阳惠成等一批中下游精细化工项目在古雷石化园区落户,园区上中下游完整的两岸石化产业合作体系正逐步建立,现已投产石化项目12个、在建项目14个、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超2800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70多年来,福建石油石化产业历经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成为支撑福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时间追溯至1952年,中国石化福建石油的前身——福建石油总公司在榕成立,开启了福建成品油经营专业化道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9年,中国石化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签订合资建设福建炼油厂(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协议书,就此福建石化产业开始有了“根基”。1990年5月,福建炼油厂在泉州泉港破土动工。1992年9月30日,常减压装置产出合格的汽油产品,福建不产一滴油的历史结束了。
位于福清东南部江阴半岛的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在全省重点化工园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形成以化工产业为支柱,港口运输、现代物流、化工新材料、电力能源、装备制造协同并进的产业集聚区。
据悉,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均达万亿级,营业收入占福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的59.4%,对全省工业经济起到了“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作为支柱产业,石化产业关联度高、产品覆盖面广,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从曾经不产一滴油到跻身全国石化大省,福建省石化化工产业正呈现后起之秀的蓬勃朝气。
根据规划,福建以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和湄洲湾石化基地为中心,依托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等主要产业集中区,发挥现有石油化工、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等中上游产业优势,实施“少油多化”发展路线,产业链不断延伸,向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精深方面发展。
如今,新材料产业已成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新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对于石化产业而言,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一道时代命题。特别是随着技术手段升级,将石化产业从原有的粗加工向更加精细化方向延伸,制造满足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关键基础原材料,将有效推高石化产品附加值。
据统计,2022年,福建省石化行业规上企业约2125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925.7亿元,同比增长11.4%,形成石油化工、基础化工材料、精细化工等门类较为齐全的石化产业体系。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指出,我国的化工园区建设与发展水平进步明显,目前,杭州湾石化产业集群、泛大湾区石化产业集群、环渤海湾石化产业集群、海西石化产业集群、“能源金三角”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五大区域,已具备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的实力。
而在以古雷、泉港、泉惠为依托,涵盖福州江阴、莆田等为主体的海西石化产业集群带动下,全省现有每年的炼油产能2900万吨、乙烯210万吨、PX240万吨,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从海港到内地,从石油产业到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从单条产业链到集群发展,山海协同,蝶变跃升,福建石化产业正向着奋力打造海西石化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目标大步向前。
福建省将继续弘扬重商、亲商、爱商优良传统,聚焦企业关切,打造有温度、有态度、有速度的营商环境,让营商环境“软实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支撑”。(东南网记者 林杰 林婕 闽南网记者 肖晓锦)
下一篇:上海化学工业区绿色低碳发展
Copyright © 2021-2023 裕龙石化发展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08534号-1